以長笛多元方式呈現,希望能夠給觀眾一種新的體驗,選定六月十四日週末夜晚,於國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音樂廳感動登場。優雅沉靜的潘姵辰,期盼藉著這場慈善音樂會帶給觀眾嶄新體驗,古典與流行交錯譜出的美妙樂章,透過現場導聆及文字介紹,親近觀眾的心,讓古典樂不在有距離,同時以自己最喜愛的音樂,傳遞「孩子幫助孩子」的愛,來幫助更多需求關懷的弱勢家庭孩童們。
這場慈善音樂會,由社團法中華民國婦幼關懷成長協會主辦,由擔任長笛領銜獨奏磊川華德福學校八年級生(國二),也是台中青年音樂志工潘姵辰而發想,為了帶給觀眾一種嶄新的體驗,由長笛帶領觀眾來一趟聽覺旅行,感受西班牙的熱情奔放、義大利的浪漫迷人、日本的溫暖情懷、台灣的鄉土情感……等,遂邀請其同班同學王奕勛、茅雁翔分別擔任大提琴、鋼琴;音樂同伴新民高中二年級江品萱、仁美國小六年級張維芝分別擔任鋼琴、長笛。當晚七點三十分感動登場,藉由長笛獨奏與鋼琴伴奏,雙長笛與鋼琴的重奏,以及長笛、大提琴與鋼琴的合奏,以不同的組合呈現長笛的豐富變化,並精心挑選了不同風格的曲子,流行與古典交錯,呈現出不同的音樂感受及層次感,整場音樂會精采可期。
且在慈善音樂會之前,這群青年音樂志工與華藝音樂教室結合利用課餘時間,到協會教導弱勢家庭孩子學習音樂,期望當日音樂會能協助孩子站上舞台,共同演出,讓孩子能感受舞台的魅力、展現自信,帶著這份自信迎向未來。
誠如潘姵辰自己所言:「這不僅僅是我學習長笛成果的呈現,更是分享愛的過程。與大家分享我對長笛的熱愛,及長笛帶給我充滿能量的暢快感,那是一種心中的節奏,帶領我不斷前進,體驗超越困難的滿足,與充滿勇氣的正向力量。原來,做一件自己熱愛的事,是多麼快樂啊!潘姵辰有一個心願:『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和我一樣,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,享受它並傳遞給更多人,讓愛無限延伸!因著這樣的愛,我遇上了同樣愛小朋友的婦幼關懷成長協會,我們雙方一拍即合,於是有了這場慈善音樂會,希望透過自己喜愛的音樂,盡一份小小的力量,幫助有需要的小朋友。期盼我的小小心意,能得到大家的支持。」。
14歲的潘姵辰看見婦幼關懷成長協會對孩子的愛,持續地透過現代科技以遠距教學輔導弱勢偏鄉學童課業,成果豐碩並且廣獲國際學者肯定,專案設立「希望工程」長期深耕持續關懷特殊狀況家庭,其服務範圍遍及偏遠山區,甚至金門外島計26所小學、育幼院,我們期盼社會各界共襄盛舉,讓我們一起用愛與希望,填滿每個需要幫助的角落。此刻,就讓我們大手拉小手,「益」起聽見愛。